摘要:一名50多岁的经理因参与一项承诺快速利润的虚假投资骗局,损失了24万令吉。
一名50多岁的经理因参与一项承诺快速利润的虚假投资骗局,损失了24万令吉。根据砂拉越警方局长Datuk Mancha Ata的说法,受害者在去年11月初通过社交媒体应用程序与嫌疑人取得联系。在相互熟悉后,Mancha表示,嫌疑人邀请受害者加入一个投资计划,承诺通过一个应用程序获得可观的利润和即时回报。“受害者向嫌疑人提供的银行账户进行了多笔交易,总金额约为24万令吉,”他在一份声明中说道。他补充说,当受害者在完成交易后发现无法再联系到嫌疑人时,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Mancha提醒公众,不要轻易相信社交媒体平台上提供的投资计划,尤其是那些承诺高利润和即时回报的方案。
这一事件再次提醒公众,在面对高回报承诺时要保持警惕,并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诈骗者常常利用人们对快速致富的渴望,通过虚假的投资机会来欺骗无辜的投资者。保护自己的财务安全需要谨慎和明智的决策。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近日,大马交易所(BURSA)爆出骇客入侵事件,多名投资者的交易户头遭未经授权使用,出现异常买入股票的情况,令市场对交易平台的安全性产生严重疑虑。
一名工厂职员因参与Telegram上的虚假投资计划,损失了高达RM130,000。该骗局承诺在短时间内获得高额回报,引诱受害者进行多次银行转账。
848年,加州萨特磨坊发现黄金,消息迅速传开,成千上万人涌向加州,梦想一夜暴富。随后,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等地也爆发了淘金热。
近日一起精心设计的"名人投资骗局"在新加坡引发关注。一名七旬老人险些将毕生积蓄1万新元(约3.3万令吉)交给冒充知名慈善家的诈骗团伙,所幸在最后关头识破骗局。此案不仅揭露了新型社交工程诈骗手法,更凸显老年群体面临的金融安全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