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国政坛近日发生了一幕引发广泛关注的场景:财政大臣瑞秋·里夫斯在议会中落泪。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政界与市场的震荡,尤其是执政的工党内部是否面临裂痕成为舆论焦点。市场反应迅速,英镑兑美元和欧元汇率下跌,英国国债收益率大幅上扬,市场纷纷揣测这是否预示着里夫斯的离职以及其财政政策的重大转变。事实上,财政大臣近年来一直面临巨大的政策执行压力。自去年秋季预算案公布以来,里夫斯便以严厉的财政规则为纲,试图在扩大
英国政坛近日发生了一幕引发广泛关注的场景:财政大臣瑞秋·里夫斯在议会中落泪。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政界与市场的震荡,尤其是执政的工党内部是否面临裂痕成为舆论焦点。市场反应迅速,英镑兑美元和欧元汇率下跌,英国国债收益率大幅上扬,市场纷纷揣测这是否预示着里夫斯的离职以及其财政政策的重大转变。
事实上,财政大臣近年来一直面临巨大的政策执行压力。自去年秋季预算案公布以来,里夫斯便以严厉的财政规则为纲,试图在扩大公共支出的同时维持财政稳定。她提出通过提高企业税率和雇主缴费来筹措资金,然而这套“紧平衡”政策为财政部留下的回旋空间极为有限,而政府近期在社会福利方面的多次政策回撤,更是进一步削弱了她在预算执行上的灵活性。
最新的财政困境源于政府在残疾人福利改革方面的立场再次发生逆转。此前被视为节支关键的福利削减计划被撤回后,里夫斯必须在不破坏借贷框架的前提下重新寻找开支平衡点。这使她面临两难抉择:要么放弃其坚持的财政纪律,增加借款;要么违背工党竞选期间关于不提高个人所得税的承诺,冒险推高工薪阶层的税负。
首相基尔·斯塔默在议会质询中,并未在第一时间为财政大臣提供明确的政治支持。在被问及里夫斯是否仍适合担任财政大臣一职时,斯塔默回避了问题,使得有关其信任危机的猜测甚嚣尘上。
政界内部也传出对工党财政路线日益分裂的声音,而这可能对其经济政策的一致性构成潜在威胁。这场风波不仅考验着工党政府内部的凝聚力,也对英国金融市场造成冲击。
(请注意:Moneta Markets信息目前仅针对非中国大陆区域的华文投资机构和个人,且仅提供参考价值,不具备任何现实层面指导意义。)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